济南市商河县作为山东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县,将18个领域的23支执法队伍整合为7支,实现“1+6”改革模式。商河县认真贯彻省、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精神,精准问题导向,坚持落实“三个精准”,深化体制改革,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一、精准解决“衔接不畅”的问题,健全完善协作配合体制。一是科学完善部门“三定”文件,细化部门职责边界,量化配合标准,在执法部门和主管部门之间,实现执法权限、机构、人员和机构在基层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协作沟通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从“工作衔接制度”、“案件移送抄告制度”、“举报投诉信访受理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协调会商制度”、“职责分工争议解决制度”6个方面对职能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间协调衔接工作进行了规范。三是明确各部门日常巡查职能,厘清部门之间职责边界,出台《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厘清部门之间职责边界的意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原划出职能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原划出职责部门继续负责巡查工作,负责接受和处理本领域群众投诉、举报,并负责巡查核实,编制《案件移送函》,科学与综合执法局移送处罚相斜街。
二、精准解决“承接不了”的问题,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能力。一是坚持“民生为先、服务为先”原则,按照执法为民的宗旨,推行“721”工作法,让70%的问题用服务的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的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的手段解决,增强公众对综合执法工作的了解和信任。二是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结合具体案例,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相关领域执法工作的培训,对常见的违法行为、法律适用、办案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提高行政执法队伍业务能力水平。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法规科室和各中队工作职责,落实案件主办人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执法案件集体审议会议制度,理顺执法办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执法中队考勤、考核、案件会审、车辆管理、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精准“落实不力”问题,抓好改革调研评估,确保综合执法改革顺利推进。一是畅通群众知情和参与渠道,借助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做好综合执法信访案件统计工作,规范听证会工作建设,对涉及群众生活的要多渠道倾听民意,做好调研,全方位做好执法效能评估。二是开展改革现场调研巡查评议工作,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采取“查看、搜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12个街镇执法中队以及直属中队、开发区中队实地全覆盖巡查,汇总各项摸底调查情况,梳理存在问题,进行汇总评议。三是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召开第一次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对改革存在的问题,探索“联席会议”进行具体落实,印发了《关于综合执法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各业务主管部门在投诉举报受理、日常巡查、案件移送等方面的职责划分和衔接机制。要求各单位按照职责边界和衔接机制,细化相关工作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相关部门要跟上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保障执法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山东临沂市莒南县编办破难题明协作保障综合行政执法体制顺畅运行
2019-03-14